• 10-14 2025
    admin
     光电测量与特征情报(MASINT)利用大气扰动和光学传感器,即使在发动机关闭后仍能检测隐身飞机、无人机和导弹,有效应对低可观测技术。  测量与特征情报(MASINT)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情报学科,通过捕捉和测量目标与事件的内在特征及组成部分进行情报分析。MASINT可定义为:通过对目标与事件的物理属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所产生的信息,用于描述、定位和识别目标。与传统的图像情报(IMINT)或信号情报(SIGINT)不同,MASINT侧重于通过对传感仪器数据的科学和技术分析来检测独特的特征信号。  MASINT作为一种非传统情报学科,利用目标无意中产生的发射副产品或痕迹——即物体留下的光谱、化学或电磁特征,这些痕迹形成了独特的特征,可作为可靠的判别依据,以识别特定事件或揭示隐藏目标。该学科涵盖六个主要子领域:光电、核、地球物理、雷达、材料和射频MASINT。MASINT可以识别化学武器,精确定位未知武器系统的特定特征,并提供关键情报,以确认传统情报来源,同时检测其他传感器无...
  • 10-10 2025
    admin
    无损检测概述 NDT (Non-destructive testing),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获得资质才能持证上岗。各个国家、区域、机构针对无损检测培训资质认证均有不同的要求,受训前应该了解清楚,选择合适的标准、机构进行相关的培训与考核。 一、什么是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其重要性已得到公认。我国在1978年11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无损检测学术组织——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此外,冶金、电力、石油化工、船舶、宇航、核能等行业还成立了各自的无损检测学会或协会;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成立了省(市)级、地市级无损检测学会或协会;东北、华东、西南等区域还各自成立了区域性的无损检测学会或协会。我国目前开...
  • 09-23 2025
    admin
    高光谱成像是一种将光谱学与成像能力相结合的强大技术。它能够以传统成像系统无法实现的方式收集有关物体和表面的成分和特征。由于其在识别和量化材料方面的非侵入性,高光谱成像在各个行业和研究应用中越来越受欢迎。 01 •  什么是高光谱成像 高光谱成像是一种收集和处理电磁频谱信息以获得图像中每个像素的频谱的技术。这样可以通过分析物体和材料独特的光谱特征来识别它们。高光谱成像的应用包括食品质量和安全、废物分类和回收以及药品生产中的控制和监测。 电磁波谱描述了所有类型的光,从很长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线和 X 射线,到很短的伽马射线——其中大部分是人眼看不见的(图1) 光谱成像是使用整个电磁频谱的多个波段的成像。RGB 相机使用三个可见光波段(红色、绿色和蓝色)来创建图像,而高光谱图像可以检查物体如何与更多波段(范围从 250 nm 到 15,000 nm 以及热红外)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称为光谱学或光谱传感。   图 1.高光谱成像捕获 250 nm 至 15,000 nm 的波长和热红外  ...
  • 09-16 2025
    admin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探测器捕获人体表面温度分布,并将其转换成可视图像的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项技术通过捕捉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生成热图像,从而反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本文将详细介绍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及其在中医领域的独特优势。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核心在于红外线探测器。当人体表面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红外辐射的强度也会随之变化。红外热成像仪通过捕捉这些变化,生成热图像,从而帮助医生了解人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红外热成像技术遵循以下基本原理: 普朗克辐射定律:描述了黑体在不同波长下的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关系。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描述了黑体单位表面面积的总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朗伯余弦定律:描述了黑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与观测方向的余弦成正比。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疾病预测与诊断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预测和诊断多种疾病。例如: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
  • 09-09 2025
    admin
    生物视觉为具有多样化视觉功能特征的人工视觉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灵感,然而,现有系统的探测波长仅限于可见光范围(0.4 ~ 0.78 μm),这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蛇类通过颊窝器官(pit organ)探测并转换红外光(如图1),从而生成动物的热像图,使其即使在黑暗环境中也能精准地瞄准捕食者或猎物。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受蛇类天然红外可视化能力的启发,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集成CMOS图像传感器与上转换器的人工视觉系统,以突破可见光探测的限制,首次实现3840 × 2160超高分辨率的短波红外(SWIR)和中波红外(MWIR)可视化成像。通过对红外探测单元的胶体量子点(CQD)势垒异质结架构设计并引入共宿主发射单元,该系统在室温下的性能表现优异:短波红外波段的亮度和上转换效率分别可达6388.09 cd m⁻²和6.41%,中波红外波段的亮度和上转换效率分别可达1311.64 cd m⁻²和4.06%。该人工视觉系统拓宽了红外技术在夜视、农业科学和工业检测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标志着生物人工视觉的重大进展。相关研究内容以“Infrared visua...
  • 09-02 2025
    admin
    我们都知道在石油化工场景中,管道出现气体泄漏是十分常见的事,出现泄漏的原因90%以上来自设备使用中的零部件老化或破损,但往往泄漏前期因为泄漏量小、无明显异常特征很难被人为发现,因此企业也就忽视了这类泄漏,任其存在,这么做是严重低估了泄漏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镁嘉想客户之所想,解客户之所忧,前期我们介绍过手持式声光一体检测仪可以有效的发现并定位气体泄漏点,我们针对目前客户的使用痛点对设备进行了升级,新增了气体泄漏量计算功能该设备是依据捕捉到的泄漏位置声音分贝能量值,结合泄漏点距离设备的距离,然后通过从分贝(dB)水平到流速的转换,估算出被检测泄漏点的实际气体泄漏量,让泄漏看的明白,让企业算的明白。   经测算,在供气压力为7bar下的气管中,一个直径为1mm的小孔,每分钟通过小孔的空气流量为0.0742m³,(0.0742m³/min×60min×24h×365d=38999.52m³≈39000m³) 按照设备每天运行24小时,每年运行365天,计算得出这个泄漏孔全年泄漏量可达39000m³,按一般工厂的压缩空气成本为...